7月25日,深圳地鐵集團攜智慧交通方案亮相2019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,帶來了“生物識別+信用支付”、長圳車輛段“海綿城市設施”建設等國內創新案例,全面展示了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軌道交通細分領域的創新應用。
2019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、科學技術部批準,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主辦。以“軌道上 好時光”為主題,展覽面積超過2.6萬平米,設有技術裝備展區、業主綜合展區、城軌云展區、戶外實車展區等多類展區,吸引了來自中外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00家機構和企業參展。本次展會上,深圳地鐵以展示了“生物識別+信用支付”、“智慧安檢”、“車廂擁擠度顯示系統”、“站內外一體化導航”、“地鐵工控云”等智慧交通的研究和應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生物識別+信用支付”地鐵售檢票系統支持“單人人臉”、“人臉+證件”以及“人臉+指靜脈”三種識別認證模式,適用于地鐵乘客出行的不同業務場景。據深圳地鐵有關負責人介紹,該系統正式上線后,普通乘客只需注冊人臉信息及支付賬戶,即可通過生物識別過閘并完成信用支付。目前,該系統已在深圳地鐵11號線進行試點應用,計劃于近期正式上線。
此外,深圳地鐵特別展示了前海樞紐“站城一體化”開發模式和長圳車輛段“海綿城市設施”建設等國內創新案例。以長圳車輛段為例,深圳地鐵在長圳車輛段進行海綿城市設施規劃建設,這在全國尚屬首次。長圳車輛段內設有雨水花園、生態屋頂、透水鋪裝、景觀湖、地下蓄水池、生態滯留帶等海綿城市設施,以實現對場內徑流雨水進行消納,年徑流量總量控制率可超過70%。
2019年,深圳進入軌道交通建設發展黃金期,其中深圳地鐵集團負責運營7條線路,日均最高客流達584.6萬人次,此外深圳地鐵集團還負責16條線路、284公里線路的建設。
來源:南方都市報
現代軌道交通網
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
軌道運維
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